喜劇泰斗、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先生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

李國修曾在一次訪問提到,他這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開門、上台、演戲」

 

李國修如此總結人生:「我這一生,除了戲劇,就只有王月了。」

「我要感謝三個人,

第一個是我的老婆王月,

第二個是我的情人王月,

第三個很巧,是我外遇的女人,也叫王月。」

 

 

因大腸癌,7月2日凌晨3點34分,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安詳辭世,享年58歲,李國修先生在辭世前,還留下近一分鐘的錄音,跟屏風的粉絲們辭行,在最後階段他把把屏風幹部叫到病床前交代後事時,還能幽默地自我解嘲:「雖然待在病房裡,但是看著對面中國醫藥大學的教室樓,我像在一艘豪華的郵輪上,正待啟航。」面對生命的盡頭,心情也十分豁達。

 

家人的陪伴是李國修最大的精神支柱,再加上對天德教堅定的信仰,使得李國修在養病期間心情非常安定,談論生死之事,毫無恐懼,他說:「如果菩薩要接我走的時機到了,我不要急救,就讓我走。我已經準備好了。」當他把親人和屏風幹部叫到病床前交代後事時,不僅神色泰若,還能幽默地自我解嘲:「雖然待在病房裡,但是看著對面中國醫藥大學的教室樓,我像在一艘豪華的郵輪上,正待啟航。」面對生命的盡頭,李國修不僅步伐從容,心情也十分豁達,他交代兩位徒弟,不要辦場面悲悽的追思會,他希望大家是開開心心地來和一位老朋友告別。因此,李國修指定和他有三十年師生情誼的「屏風二師兄」曾國城來擔任告別式的主持人,他特別交代曾國城:「你在告別式上講什麼我不管,我只有一個要求──把大家逗笑就對了!」李國修還說:「屏風的代表顏色是紅色,告別式當天,會場服務的屏風同仁和義工照舊穿紅色制服,我沒有任何的忌諱,來參加的朋友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就穿什麼。請當作來看一齣戲。」

 

1996年屏風十週年《京戲啓示錄》首演,李國修在記者會上曾當眾朗讀他為自己寫的墓誌銘:「這裡躺著一位小老頭,終其一生未完成他『建立兩百人的全職劇團』以及『興建一座屏風專屬劇場』的夢想。在墓碑前,無需放上一束鮮花,你只需要放上一張你曾經觀賞過的屏風戲票。」但他在病床上也特別交代「我已放下,就讓我帶著這兩個夢想離開。請社會大眾不要把此視為遺憾。」

 

李國修的告別式將另行公告,除了摯親好友,李國修也特別強調務必讓一路支持、愛護屏風的戲迷也能參與這次的「演出」,欲參加者請到屏風官網登記(www.pingfong.com.tw)報名。進場時,可帶著一張你曾經觀賞過屏風的戲票。確定日期與時間將由李國修先生治喪委員會另行訃告。

 

自從2011年12月21日宣布暫別舞台之後,李國修一直以積極、樂觀、冷靜的態度面對人生。他在靜養之餘,仍不時到排練場指點屏風子弟兵,進行經驗傳承,同時也完成了二十七本《李國修戲劇作品全集》的出版工作。因此,李國修得以心無罣礙地離開,並在臨終前有兩點指示: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article?qid=1713070300856

 

 

李國修和王月,是台灣劇場界有名的夫妻檔。民國七十六年成立「屏風表演班」,成為國內表演界的先驅,也是將本土表演藝術從業餘導向專業的關鍵人物。

「一輩子只做劇團」、創作了三十幾部作品的李國修也是好爸爸。他和王月從自己有缺憾的童年經驗,擷取溫暖、樂觀的養分,來經營共同的家。他們的教養方式與主流反其道而行。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愛、幽默感和想像力。曾公開宣稱:「孩子,我要你輸在起跑點!」及「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的另類期許,引發廣大迴響。

李國修全家都是性情中人,喜怒哀樂真誠流露。「哭點很低」的李國修也提倡「流眼淚運動」,希望大家不要壓抑自己的感情。

即便在親子關係「賞味期限」中有令人羨慕的互動,他們仍經歷過兒子李思源封閉自己的青春期。李思源十五歲時決定出國念高中,獨自承受寂寞、想家和挫折;他也期許自己未來能把爸爸的舞台劇拍成電影,像導演李安一樣,得一座奧斯卡獎獻給爸媽。

今年二十一歲的李思源,將這段成長歷程寫成《為夢想流的五種眼淚》。李國修和王月是看了書,才明白兒子「原來」經歷了那麼多辛苦。談起兒子,李國修和王月兩人數度眼眶泛紅,是心疼,也是欣慰。

如今,十九歲的女兒也出國學大眾傳播,為的是將來做哥哥的電影行銷。戲劇凝聚這家人的情感,也成為讓彼此更深刻、更親密的溝通方式。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3070303207

 

24年鶼鰈情深 李國修蜜月談誰先死

賴安娣
2013年7月3日 08:55

李國修(左)和妻子王月結縭24年鶼鰈情深。(資料照/台視)
記者賴安娣/綜合報導

屏風表演班創辦人兼藝術總監李國修2日大腸癌病逝,和妻子王月鶼鰈情深,他認為愛是付出和承載,在作品《人生鳥鳥》中曾寫下:「我們愛一個人就要付出,在付出的過程中,對方接收到,就要開始承載你的付出。相對的是,你愛我,你對我付出,我就要開始承載。」婚後蜜月便討論「誰先死」,他用各種方式說服安撫妻子,卻惹得王月一哭再哭,沒有共識的原因,只能歸於他們都太愛對方。

從生活態度去擷取整理,李國修把對愛情的態度詮釋在舞台劇中,《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台詞提到「追求的本身就是一種收獲,付出的意義就是一項取得。」他認為為愛付出,就別在意結果及回報,「你可以想像對方是你手裡的一隻紙摺船,放在水面上,當你付出時,這艘船會變大,從竹筏、漁船到豪華郵輪,雙方都是如此。」他形容情愛形貌,「用一顆心,永無止盡的付出,承載一生的牽掛。」


和王月結褵24年,1989年7月18日結婚,9月至東京度蜜月,回台前一晚,李國修在外和日本朋友談事情直到晚間11點,回飯店竟見王月在梳妝台哭泣,他不得其解,她感傷說:「如果你剛才回不來,在外面死掉了,那我該怎麼辦?」嫌丈夫晚歸,李回說:「王月你太自私啦,難道你沒有想到,如果我從外面回來,打開門,看到你在房間躺在床上死掉,我該怎麼辦?」話語落在玩笑和感傷間。


原文網址: 24年鶼鰈情深 李國修蜜月談誰先死 (第1頁/共2頁)| 娛樂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3/07/03/340-2958156.htm#ixzz2YDN0yMAC

 

 

李國修:除了戲劇 我就只有王月了

【聯合報╱記者陳慧貞、何定照/台北報導】
2013.07.03 09:14 pm

李國修癌逝 生前親錄告別遺言 / 張弘昌

除了戲劇,家是李國修的另一個摯愛。圖為李國修(左起)、王月、女兒李慧凭及兒子李思源全家福。
圖/屏風表演班提供
在宣布李國修告別人世消息的記者會中,王月帶著一雙兒女深深鞠躬,感謝社會對李國修與屏風表演班的關愛。太陽眼鏡遮去她的悲傷,掩藏她人生最巨大的失落。

李國修曾說,沒有王月,就不會有屏風;對王月來說,李國修是她世界的支柱,她的摯愛。王月說,這輩子最驕傲的事,就是嫁給李國修。她四十七歲生日時,李國修已罹癌,王月許願:「我什麼都不要,只要我最愛的人,身體健康!我願意用一切擁有來換,用一生幸福來換,用三世快樂來換,可以嗎?」

李國修與王月是劇場界的傳奇夫妻,是生命伴侶,也是事業夥伴。李國修近年曾如此總結:「我這一生,除了戲劇,就只有王月了。」還不忘搞笑:「我要感謝三個人,第一個是我的老婆王月,第二個是我的情人王月,第三個很巧,是我外遇的女人,也叫王月。」

李國修、王月是相差十歲的師生戀。在屏風,眾人皆知除了李國修,最大的就是王月;如今她必須承接屏風,兩人的第三個孩子。王月原本舉手投足常像少女般天真,她曾自稱「王泛淚」,李國修則是「李冷靜」,她只管崇拜李國修就好。但在李國修罹癌後,王月卻展現驚人的自制,一切力量用於對抗李國修的病魔,只是告別的這一天終於來到。

真性情的王月對丈夫極為崇拜,常常公開對李國修說「我愛你」。她是李國修戲劇創作的第一位讀者、第一位觀眾,她為李國修的才華驚嘆。

 

全文網址: 李國修:除了戲劇 我就只有王月了 | 李國修病逝 | 娛樂追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1/8003806.shtml#ixzz2YDP0f0Wk
Power By udn.com

 

李國修這一生 都是一個情字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13.07.03 09:53 pm

告別精彩一生 追憶李國修 / 樂嘉妮

屏風表演班年度大戲「京戲啟示錄」前年底陪觀眾度過跨年夜,當時李國修(左)現身表示一定戰勝病魔,再回來與戲迷見面;但這一回,他卻永遠失約了。
圖/本報資料照片
摩羯座的李國修,在台上總能收放自如,私底下卻極為嚴謹,篤守家族傳統。每次演「京戲啟示錄」謝幕前,他總會在中華商場的景片前,跪著向父親禱告,希望一直盼他學京劇的父親,能因看到此戲而寬慰:「爸爸,我還是找到自己的一片天」。一九八○年代中期,李國修主演的綜藝喜劇「連環泡」等曾讓眾多人天天定時守在電視前,等著開懷大笑數十分鐘。然而李國修並不甘於只演喜劇;年過四十後,他終於面對流離的家族史,以「京戲啟示錄」作為自我救贖之作。

父親在中華商場靠修戲鞋養活全家、僅期待他「別當流氓」;母親因為患精神分裂,十年沒踏出家裡大門一步;一九四九年政府遷台,帶來的轉變…大小歷史,都漸漸進入李國修的戲。
綜觀李國修,一生其實圍繞一個「情」字。對戲劇的癡情;對家國的熱情;對親人的鍾情,都反映在他作品與為人。李家一家四口也都以「我們都愛哭愛笑」為傲,常比賽「誰哭得最大聲」。

近年李國修除了戲劇大師封號,還突然多了「教養家」封號,以名言「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我要你輸在起跑點上」傳誦一時。然而李國修的中心思想,其實是「讓孩子過得像個人」。

如此對孩子的深情,兒子李思源、女兒李慧凭(小名「妹子」)也感受到。早早發願「我一生要做好的事,就是給父母最好的生活」的妹子,在爸爸罹病後,大學志願從藝術行銷變為醫學相關科系,好為爸爸治病;思源則因看到爸媽為好友李安得奧斯卡落淚的表情,決心念電影,「我想再看一次父母臉上的表情」。

一生至情的李國修,最後一次上台演出,正是演出「京戲啟示錄」。從父親給他的傳承,到他給孩子的傳承,李國修在乎的始終是那份滿懷叮嚀之情的李家家訓:「人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就是功德圓滿」。

 

全文網址: 李國修這一生 都是一個情字 | 李國修病逝 | 娛樂追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1/8003818.shtml#ixzz2YDQ5xLGW
Power By udn.com

 

生平

李國修Hugh K. S. Lee,1955年12月30日-2013年7月2日),父母皆來自中國大陸 民三十八年來台。 祖籍山東萊陽,生於台北市,為台灣當代舞台劇大師,集編劇、導演、演員及劇團負責人於一身,素有「戲劇鬼才」之稱。曾參與蘭陵劇坊、創辦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曾任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也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兼任副教授2010年4月—6月於中壢市清雲科技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其妻為台灣知名藝人王月

 

 

李國修,1955年12月30日出生於台灣,A型魔羯座,成長在西門町中華商場,父親是製作國劇手工戲靴的藝師。母親與父親同鄉,以母親為作品《女兒紅》的主角原型。李國修在家中排行第三,因為家中清苦,大哥及二哥在青年時曾加入幫派。

 

李國修在童年時就充滿表演慾望,喜歡魏龍豪吳兆南的相聲節目。十八歲就讀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時加入話劇社,畢業於世新廣電科,因為興趣而投入劇場演出及創作。1980年,與同學李天柱,一同加入吳靜吉博士創立的耕莘實驗劇團(蘭陵劇坊的前身),參與蘭陵劇坊的創立,因演出《荷珠新配》中的趙旺,受到大家的注意。後來參加華視綜藝節目綜藝100》的演出,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1982年,因華視連續劇《唐三五戒》獲得第17屆金鐘獎的「最具潛力戲劇新演員獎」。

 

1984年與賴聲川一同籌畫原創相聲劇,找上李立群合作。三人一同創立表演工作坊,1985年創團演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造成轟動,殿定表演工作坊的地位。

 

1986年,因為創作理念與賴聲川不合,至美國及日本休息半年後,31歲的他決心創辦屏風表演班,1987年演完《圓環物語》後,正式離開表演工作坊。

 

在屏風表演班期間,舞台編導作品有三十餘齣,包括《三人行不行》系列、《半里長城》、《莎姆雷特》、《西出陽關》、《京戲啟示錄》等。李國修不但身兼編劇導演,也經常參與舞台劇的演出。其中在《西出陽關》一劇中飾演「老齊」一角,被台灣媒體評為「李國修最具卓別林高度的演出」。

 

1989年11月,李國修與其妻王月,持新婚戒指為束脩,於中國廣州三寓賓館拜相聲大師馬季為師,成為馬季在台灣唯一弟子。

 

1994年,上海舉行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李國修率領屏風與上海現代人劇社聯合演出「莎姆雷特」,成為到中國演出的第一個台灣劇團。

 

2001年,在推出《不思議的國》前一個月,美國發生911事件,造成賣座票房只有兩成。為避免擴大劇團虧損,李國修宣布停演退票。屏風表演班因此裁員,一度陷入營運危機,但最終仍然渡過。

 

2011年12月21日,李國修傳出罹患大腸癌第3期,並於12月30日於台北田徑場舉辦「李國修暫別舞台京戲啟示錄戶外轉播場」後,專心養病而暫停2012年的演出。2013年7月2日凌晨3時34分因大腸癌,病逝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享年58歲。,一生一共創作出27個劇本。

 

座右銘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李國修曾在一次訪問提到,他這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開門、上台、演戲」

 

 

信仰

李國修信仰天德教,該教教義以佛教為主,提倡五教合一(佛教儒教道教回教耶教)。

 

 

發表作品

李國修的作品主要是舞台作品,另外有出一本書《人生鳥鳥》。

  • 《六義幫》(2008)
  • 《女兒紅》(2003)
  • 《京戲啟示錄》(1996)
  • 《太平天國》(1994)
  • 《徵婚啟事》(1993)
  • 《西出陽關》(1993)
  • 《OH!三岔口》(1993)
  • 《莎姆雷特》(1992)
  • 《半里長城》(1989)
  • 《三人行不行》系列
  • 《婚前信行為》(1987)
  • 《1812與某種演出》(1987)

電視節目演出

電視劇作品

電影演出

 

獲獎紀錄

 

英文名 Hugh K.S. Lee
國籍  中華民國
民族 漢族
籍貫 中華民國 臺灣台北市
出生 1955年12月30日
中華民國 臺灣台北市
逝世 2013年7月2日 (57歲)
中華民國 臺灣台中市北區
職業 舞台劇導演
教育程度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配偶 王月(1989年-2013年)
兒女 李思源
李慧凭
相關團體 屏風表演班
獎項 國家文藝獎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9C%8B%E4%BF%AE

 

 

 米達肝膽清腸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