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13.10.01 更新於2015.03.03)

 台南新化。每三年一次的大目降18嬈-火炸蜘蛛精。

2015年3月7-8日。即將榮重舉辦傳統廟宇繞境活動!!!

  

「新化十八嬈」

 相傳,大目降在古代,是地理師(風水星相家)口中的「八卦蜘蛛穴」,這個八卦穴中軸是在原農會前十字路口處,從這裡向八個方向輻射出八條路線;往台南、關廟、玉井、新市等四條是主線,往大灣、唪口、虎頭埤、礁坑等四條是副線有這樣完整的輻射狀路線,是地理師所公認的「八卦好穴」好地方。

除了「八卦」之說外,又有「七星墜地」之說,兩相結合,使大目降成為風調雨順、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七星」是指鎮內街面有七座寺廟而言,這七座是指:武安宮、北極殿、護安宮、太子廟、觀音廟、清水寺和朝天宮。由於七星和八卦相結合,對地方而言是福氣,唯亦有一害,那就是有「蜘蛛精」會作怪。

聽立說每年在農曆新年過後,大目降婦女都像中了邪一般,不做家事,放蕩浪漫,眾人皆束手無策,只好求助於神明,經媽祖顯靈指點,必須請出七星眾神遊街,配合善男信女掃除蜘蛛精,方克有效。

於是乎從元宵起,大家手持火把,請出神明,鑼鼓喧天,遊遍大街,把蜘蛛網清除乾淨,蜘蛛精也不見了,這才恢復往日的平靜日子。

由於有這樣的傳說,而演變成大目降人要作「十八嬈」活動,相沿成習,只是後來把迎神賽會改在白天進行。

「十八嬈」多年不辦了,最近的二次,一是在五十九年,一是在八十四年,整個活動連續三、四天,包括施食普渡、高僧誦經、藝陣表演、神明繞境、花車遊行等,結合傳統與現代,顯得多采多姿,喜氣洋洋。

 1  

民間信仰

(一)降內七廟(新化七角頭廟)

1、武安宮

奉祀的主神為「張巡大使爺」,唐肅宗就「武盡成仁」「安史之亂」封為「武安尊王」。張巡大使爺農曆三月二十五日聖誕,祝壽時用七龜王祝壽犒將;許遠二使爺農曆七月二十五聖誕,只有祝壽;南齋雲三使爺農曆十一月二十五日聖誕,主要是過七星橋有七個香爐前後有ㄧ副生的牲禮ㄧ副熟的牲禮在橋頭和橋尾。

2、北極殿

主祀玄天上帝,ㄧ般稱之為「上帝公」「上帝爺」「上帝爺公」。道教眼中的上帝爺公其形象為足踏龜蛇、右手執劍、左手印訣;佛教則稱之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開心尊者是屠宰業的守護神自然崇拜者則認為是北極星的化身。配祀有龜聖公蛇聖公傳說是玄天上帝破腹所棄的臟腑,在地上化為龜蛇危害百姓於是玄天上帝下凡收回。原址在新化國中現遷建於此。

3、天壇護安宮

本廟護國尊王是明末鄭成功來台時,謝姓部將自福建漳州府龍溪縣所迎奉至新化營盤後安座,歷傳由爐主輪值其宅奉拜,依《台灣縣志》記載,王公廟在康熙時期已創建於現址。道光六年(1826)信徒集資創建較大的廟宇。

4、太子宮

又稱「頂保廟」,依廟中石香爐所記,本廟創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本廟現存有「倪公修埤碑記」(倪象愷)

5、觀音亭

開基廟建於清乾隆元年(1735),是由觀音里中央里竹林里部分居民所供奉。廟中主神為觀音佛祖配祀有四大金剛:

毛禮清-寶劍-風

毛禮宏-琵琶-調

毛禮壽-傘蓋-雨

毛禮海-索蛇-順

廟中有嘉慶二十年的香爐。本廟有三個例祭日:農曆二月十九-觀音生;農曆六月十九-出道日;農曆九月十九-得道日,觀音里在這天最熱鬧。

6、清水寺

又名「祖師公廟」。陳昭應河南開封人,北宋時移居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清水巖。元末,子孫追隨朱元璋,滅元,明太祖勒封建廟,奉祀清水祖師。安溪人多奉祀清水祖師。鄭成功來台時,安溪人跟隨頗眾,居於大穆降後,於農曆五月二十六日在清水祖師廟址安奉祖師稱為「祖師公廟」,於是以此日為祖師聖誕(ㄧ般在元月六日)

清水寺附近有王姓聚落其中有一位新化的大文豪王則修先生,做了許多對聯例如:清磐紅魚自昔經聲喧古剎

水流花放迄今香火庇斯民

祖德重光萬古靈威長赫濯

師恩浩大千朵香火永氤氳

 

7、朝天宮
是新化街內八個里的共有公廟,又稱「媽祖宮」。其創建年代說法不ㄧ,有人認為是創建於康熙五年(1666)於洋仔港ㄧ帶,有天上聖母雕像為證;學者多認為是創建於嘉慶十二年(1807),位於中正路老街的起點雙鏈街鬧市中心;根據《台灣省台南市寺廟大觀》記載:創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

(二)保生大帝廟

新化洋仔保生大帝廟是新化最早的廟宇洋仔港是新化最早開發的地方先民在此登岸戮力開墾始有今日的新化。俗稱「大道公組」故又稱大道公廟廟中有一尊觀音像刻有「明萬曆丙辰年弟子蔡保禎恭造」(1611)。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台南市文獻會鑑定此廟應建於1624年。原本列為二級古蹟後因六十三年的重建而被除名。保生大帝原名吳本,生前行醫,為泉州人所供俸。

(三)降外各廟宇

1、山仔腳朝天宮

位於山腳里原建於康熙五十年(1711),光緒三十年(1904)重建。據說廟前的石獅會排出水來,即俗稱的石獅尿尿。

2、清水宮

位於那拔林社區中,主祀清水祖師,與清水里中的清水祖師相同,創建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

3、天后宮

位於知義里社區中主祀天上聖母廟中有光緒丁亥年十三年(1887)的「護國庇民」及昭和丙子年的「慈航福庇」匾額。

4、興媽姑娘廟

屬於鬼神信仰。民間多稱為「仙姑娘仔廟」祂供奉台灣道台的妹妹因位於大松腳所以又稱為「大松腳嘎媽角」之所以名為「嘎媽角」,聽說是威靈顯赫嘎嘎叫。清朝盜賊眾多台南到檯之妹率領依之兵馬前來討伐竟不幸喪生百姓爲感其恩惠在其殉職處建此廟以表感恩。正月十五為其祭祀的日子。

5、四王廟

位於全興里竹仔腳通往三舍甲戰備道路旁。據耆老說是建於1723年左右,為了紀念鄭克塽陳、李、鄭、高四位不願降清而自盡於此的部將。

6、三元帥廟

位於太平里郊外第一公墓旁。前清時期因為盜賊多每遇盜賊襲擊聚落時只好靠民間自衛組織來擊退。當年有陳、王、孫三位拳頭師父英勇追敵,於此處遇害民眾感念其德集資建碑紀念後在此建廟祭祀。

7、大眾爺公廟

位於協興里圓環中,原址在忠孝街旁,因為道路拓寬遷移至此。每年農曆二月七日是其祭典的日子,熱鬧非凡。

   

 來去台南新化玩:(大目降/巴洛克式新化老街/武德殿/街役場/楊逵文學館/十八嬈)

如何開車(坐車)到台南新化? 新化有哪些地方可以玩? 新化一日遊,二日遊如何規畫. 新化有哪些機關團體?

台南新化有何特產? 台南新化有何地方文化或古蹟特色? 

(一)如何開車(坐車)到台南新化

(二) 台南新化有何特產

(三) 台南新化有何地方文化或古蹟特色

(四) 如何規劃新化一日遊或二日遊點此進去看---->(這篇太長.另篇介紹)

 

(一)如何開車(坐車)到台南新化

開車到台南新化:

 

1.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八號國道-新化下交流道-台20線-循新化指標

2.國道三號南二高-八號國道-新化下交流道-台20線-循新化指標

3.台一線-台19甲線-台20線-循新化指標

 

坐公車客運到台南新化:

1.興南客運:台南火車站-永康-新化

 

坐台灣高鐵台南站後到新化:

高鐵台南站轉相關交通工具-新化 , 但要注意班車有時錯過了要很久

1   

 

1  

 

(二) 台南新化有何特產

台南新化有三寶: 蕃薯.竹筍.鳳梨

 

 

1  


*甘薯
在民國八十八年產業文化活動中,新化推出了『蕃薯節』。蕃薯在臺灣是早期的食糧,稻米的重要替代品,它象徵了臺灣人堅忍刻苦的精神。它不僅有強韌的生命力,而且價廉物美、風味絕佳,營養專家稱譽為天然保健食品,就連甘薯葉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有空全家到新化農園來焢窯,享受香甜烤蕃薯,價錢低廉卻能享受到寶貴的悠閒時光喔!

所謂「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臺灣人的生命力,就像蕃薯一樣,即使已經霉了、爛了,還是可以落地生根,發芽滋長。農業為主的新化,以蕃薯做為地方特產,也希望秉持著蕃薯的堅毅不撓精神,為地方開創新的生命與契機喔!

*竹筍
竹筍在新化鎮的主要產地是大坑農場山上,也就是新化最東端的大坑尾。每年五、六、七月是竹筍的盛產期。脆可口,味美甘甜,也是一種低熱量的粗纖食物,是現代人的健康食品。

在新化東側的口埤地區,長久以來都以竹子為主要產業。這裡的居民多為西拉雅平埔族的後裔,竹與他們息息相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他們用竹來蓋房子,用竹來當食物、製作工藝品,甚至玩具。1999年結合了地方產業、西拉雅文化與自然資源的「西拉雅采竹祭」活動就是他們對竹子的禮讚。在我們品嚐美味竹筍的同時,別忘了用心去感受屬於西拉雅的竹文化,並且學學竹子的正直與虛懷若谷喔!


鳳梨
*鳳梨
新化鎮的鳳梨主要栽種在郊區農地,分為紅皮、黃皮、綠皮種,新化知義里和山腳里山坡地的鳳梨栽培面積較廣,紅皮種最多,不過風味較差。鳳梨喜歡高溫的地方,且極為耐旱。特徵是厚質多汁,果肉芬芳,含有豐富的鈣、鐵,是很可口的水果。

鳳梨用途很多,除了去皮生食之外,與肉一起烹煮,可以使肉類變得軟嫩。外皮捶打後用布包好,可以用來做為藥布治療外傷;用鮮鳳梨提煉出來的鳳梨酵素可被用來治療壞血症、心臟疾病、燒傷、膿瘡和潰瘍等。最重要的是,鳳梨帶給大家「旺來」好福氣啦!


文字來源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tako87/m7-1.htm
新化三寶 來到新化,新化三寶──鳳梨、竹筍與甘藷固然是不可錯過的鄉土美食,在新化鎮公所後面的新化果菜市場,更是消費者採購價廉物美時令鮮果的好地方。它原屬於山產集貨市場,直至六十二年,為方便果農交易,改為公共造產方式經營,除匯聚台南縣山區鄉鎮的蔬果之外,全台各地行口也都到此交易。目前正值柳橙、椪柑、哈密瓜、小玉西瓜、木瓜、番茄、白柚、甜柿上市,消費者在此經過雙方議價,常可買到較市場上更便宜的水果。

由中興林場出來,走南168線,直趨大坑尾的大坑休閒農場,這兒栽種的竹筍最多,加上場區有酸模、甜菜、六角櫻、過貓、山苳莪、龍葵等近二十種野菜,農場經年推出竹筍野菜餐,菜色豐富,隨客點選,每桌十菜、一湯、一水果,價格3500元至4000元,招牌菜──竹筍粥更是農場最具鮮筍好滋味的美食。遊客還可在場區烤土雞、迷你豬等野味。

以新化農特產甘藷製作的美食系列,在新化鎮以瓜瓜園產品最得口碑,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種類繁多,甜美可口,包括有藷條、地瓜珍珠圓、番薯脆片、番薯椪、地瓜酥、黃金薯塊、黃金甘藷丸、番薯竹筍包,並有結合地方民俗與特產研發成的老大餅,清甜芳香,送禮或自食兩相宜。老大餅是以甘藷、天然奶油、麵粉、糖糕、麥芽及酥油為原料製作而成,已一躍為新化具有潛力的特產。轉載記者陳慧明/專題報導

http://www.sinhua.gov.tw/travel/index.php?menu=treasure 

 

 

 (三) 台南新化有何地方文化或古蹟特色

 

新化,古老名字叫「大穆降」,

為早年時代平埔族群居地,「大穆降」為平埔族語TAVOCAN,意為「山林之地」。 大穆降」之名使用多久,尚待考證,惟清康熙年間在「台灣縣志」即有「大目降庄」之名,嘉慶年間亦出現「大目降街」名稱,此間各種碑記,亦有刻「大穆降」者。

「新化」名稱則係日據時代大正九年(民國九年),台南州新化郡成立時,以大目降為郡役所所在地,故用「新化」為名。而清朝葉末之「新化里」,非指現在之新化,不可混淆不清。新化,在明鄭時代(即三百三十多年前)稱為「感化里」,鄭成功兵馬在大目降紮營屯墾,一邊訓練,一邊種田,生聚教訓,準備「反清復明」去。

如今,協興里又叫「營盤後」,乃是由此而得名。早年,漢人經新港溪(今許縣溪一帶)至洋子港,進入大穆降社定居,「蓽路藍縷,以啟山林」,西拉雅族為漢人所逼走,乃往東邊山區遷徒,大多以左鎮鄉岡林為落腳處,惟現在咱們新化知義里新和庄、口埤一帶,尚有其後裔在,我們應該「敦親睦鄰」以禮相待,畢竟大家都是大目降開拓功臣的後代。



新化地名演變分成三個階段列述:

第一階段 清朝時期及日本人統治的前半段時期 新化時稱「大目降里」。

第二階段 民國九年至民國三十五年台灣光復時 新化時稱「新化街」。

第三階段 民國三十五年以後的時期 新化時稱「新化鎮」。

 

新化區歷史沿革

 

台南縣新化鎮舊稱「大目降」,係平埔族西拉雅系新港社屬社「大目降社」的舊地,

 

此社舊志亦作「大穆降」;明鄭時期,新化鎮域大抵屬「感化里」和「廣儲里」的轄域;
清領之後,「感化里」改稱「大目降里(庄)」,;發展至嘉慶年間,據嘉慶十二年(一八O七年)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一地志「街里」條載:「又其東北曰廣儲東里(距城四十里)、廣儲西里(距城三十里)、大目降庄(距城三十五里,有街曰大目降街)」,顯示當時大目降庄已形成街肆,並出現繁榮的大目降街,成為地方發展中心。

 

日治之後,明治四十一年(一九O九年)日人於此設「大目降支廳」,隸屬「台南廳」管轄。民國九年(一九二O年)日人在台實施地方制度改革,設州郡制度,以原明鄭時期「新化里」、「感化里」(清領後改稱「大目降里」)、「善化里」、廣儲里,轄域劃設「新化郡」,「大目降庄」因係此郡的郡役所所在地,乃易稱作「新化街」,屬「台南州」所轄;戰後據此改為「新化鎮」。爾後,民國九十九年(二O一O年)12月25日縣市合併,改為「新化區」。

 

 

 

地理環境:

新化位在新化丘陵的東麓,境域內之東部及南部多為丘阜山陵,而河川多出於這些山陵之間。在清代的文獻紀錄上,我們可以看到山林資源在新化地區是很豐富的。


木岡山
新化東北側山地的泛稱

新港溪
位於新化的北邊,自古即為台灣縣與諸羅縣的縣界,其下游別稱蔦松溪,西流入臺江

柳林仔山
今新化南部東南部及關廟鄉北部一帶的丘阜

大目降中溪
流灌新化鎮,於廣儲東里與咬狗溪匯合,西流入臺江

豬母耳山
在柳林仔山之西南,其確切位置為豬母耳庄及今新化豬母義南側丘阜

大目降南溪
湖仔內山
在豬母耳山之南,今關廟鄉有「頂湖仔內」,此山今在關廟鄉內,而 北延入新化與豬母耳山相連屬

咬狗溪
在新化南緣與大目降溪匯合於洋仔港後,西流入臺江


新化地區的自然資源豐富,自平埔族時代當地人稱為「TAVOCAN」,意思即為「山林之地」。今日的新化鎮四周即是以山川和其他鄉鎮比鄰,作為天然的分界線。

北:潭頂溪(舊稱新港溪,上源那拔林段又稱為那拔林溪、木岡山溪)

西:許縣溪(舊稱許寬溪,上源又稱為咬狗溪)

東:新化丘陵(木岡山、柳仔林山、豬母耳山、湖仔內山)

南:新化丘陵ì

流灌鎮內的有大目降中溪南溪

因為天然資源的豐富,自平埔族時代,新化地區即為原住民重要的聚落分佈區,亦是漢人重要的開發區域,至明鄭時代,漢人已在此地廣為分布。

 

1   

 

 

 

新化老街 
建築年代:1921年(大正10年,民國10年)由林永達醫師發起,將瓦房改建為二層洋房,群起響應,同時興建。
建築型式:巴洛克式建築BAROQUE,歐洲17世紀藝術風格名稱,各家立面均具特色,花花草草,左右對稱;其中一家陽臺有老鷹,俯視過往帥哥美女達90年。
三家老店:老街最具歷史文化特色的三家店舖,均釘有銅牌;晉發米店、泰香餅舖、濟德診療所。米店前柱子有二次大戰美軍飛機掃射痕跡;泰香餅舖有傳統糕餅,如香餅、鳳片糕、水果餅為新化鎮餅;濟德診所為古老中藥房,內有老匾額多面,很有歷史文化價值在。
輝煌成就:為台灣僅存最典型,最亮麗的巴洛克式建築群,曾被票選為台灣歷史百大建築的第二名。
整修特色:招牌統一,電線桿地下化,不斷美化、綠化。

 

巴洛克式老街是指今天的中正路,建築年代距今已近80年,因為東西兩邊建築年代不相同,老大目降人都以「東邊街」、「西邊街」稱之。原本中正路的兩旁都是低矮的民房,路寬只能容納一輛牛車通行,是當時新化最熱鬧的地區,稱為雙鏈街。路的中間有一間媽祖宮,就是今天朝天宮的前身。當時中正路兩邊一邊是郡役所,一邊是街役場。

 

大正九年(1920),西邊街的林茂己先生以三千多日元,蓋了一幢三層樓漂亮別緻的巴洛克式洋房,就是今天中正路435號,永達醫院,當時為布莊。巴洛克式洋房是仿歐洲在17世紀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主要的特色是其外觀運用華麗的浮雕與裝飾,來表達出特別的立體感。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對西化採取積極的態度,樣樣學習歐美,日本當局派了很多留學生到歐美學習土木建築技術,這些留學生學成後帶動建築風格的新風潮,此時台灣許多的建築亦是採取此風格。

 


西邊街因為林先生的開風氣之先,許多鄰人紛紛仿效,儼然成為西式建築風格的樓仔厝商店街。然而同一條街,一邊是西式嶄新建築,一邊是中式老舊房屋,顯得很不搭調,於是在1937年,日本政府以給予貸款兩千元的方式,強制拆除並興建同一款式的巴洛克式洋房,俟東邊這條街商店屋落成後,這一段街景壯觀亮麗,極富藝術風味,儼然是新化文明躍昇的象徵,至此不再分東西街了。

 


當時在台灣的民間及官方建築採用巴洛是風格的不少,如台大醫院、省立歷史博物館、台南地方法院、土地銀行等,其建築大多是以紅磚及洗石子交互使用。通常頂層的山牆和窗前的花台及四周庭邊都有繁複的裝飾,這些紋飾的題材有動物、花草等,如新化老街中段有老鷹,一般而言是以花草較多,且不重複,頗有看頭。這條商店街,每家外觀不盡相同,各有特色,內部材料以檜木為主,雖年代久遠,仍未腐朽。商店的名稱及主人家的姓氏都是直接黏貼的水泥字,經久亦不掉落,是新化老街的特色。

 


住在老街時間最久且保持初見時營業狀態的有兩間,一是「晉發米穀商店」,一是「新勝興布莊」。

 

「晉發米穀商店」的「米碾」(米甲),老闆楊振宗先生說,在1872年他曾祖父時代就有了,是由福建省晉江縣搬遷過來,爲了表示不忘本,所以店名稱為「晉發」。從前米店是採石磨、杵臼將稻殼去穀,研成白米販賣。其右側「斗仔牆」上下左右皆磚造,中間填土,二次大戰時曾遭機關槍掃射,左側騎樓仍有掃射痕跡存在。

 

 

新化老街曾於民國九十年「南瀛歷史建築十景」中獲選第二名,又於同年底「全國歷史百景」中獲得總成績第二名,票選得四萬一千票,為最高票第一名。

 

1  

 

如何鬥蟋蟀

豐榮社區自民74年(1985)起,連續一年一度的鬥蟋蟀大賽,首先由資深的裁判宣布比賽規則,共有七大要項:一、賽中遇雙方均不開口(蟋蟀無鬥志),則雙方淘汰,有一方開口時,開口者晉級。二、賽中使用的輔助器材,在賽中傷及對方時,以淘汰論。三、賽中更換「選手者」,一律以棄權論。四、賽中雙方均無敵意,裁判可開中門誘之,以一分鐘為限。五、三雙組,以淘汰最少者為勝;失去資格的選手,不得參加比賽。六、妨害秩序者,以棄權論。七、賽中嚴禁以手指撥弄蟋蟀。想要體會鬥蟋蟀的樂趣,有一些東東是屬於必備品如:(1)公蟋蟀(2)貓鬚(3)競技場,其他則屬於搭配品如:蟋蟀盒、桌子、椅子...,必 備品分述如下:

(1)公蟋蟀:只有公蟋蟀才適合拿來「鬥蟋蟀」,分辨蟋蟀性別最方便的方法是看其翅膀花紋,具圓形不規則花紋者為公蟋蟀,母蟋蟀則是規則花紋且尾部中央有一根長長的產卵管,分辨不難。公蟋蟀有很強的領域性,當它利用觸鬚發現其他的公蟋蟀侵入其地盤,則高舉雙翅摩擦發聲,聲音高昂急促以警告入侵者,並張開碩大門牙加以威嚇,若敵方仍不為所動,則緊咬對手門牙奮力一蹬將入侵者擊退!蟋蟀的頭越大越好,腹部尾端要較小而尖,走路四平八穩,踢腿強勁而有力道。鬥蟋蟀最常見的就是黃斑黑蟋蟀、俗名為「烏龍仔」、一般棕色型稱「赤羌仔」、「雙斑蟋蟀」。公的背上有圖案,好像是蓋章為記。

(2)貓鬚/貓勒:將三五支貓的觸鬚(貓的鬍鬚)牢牢固定在一支彈性細棒上,用來挑逗公蟋蟀以激發其鬥性,也可用兔鬚或牛筋草代替,但效果較差。〈請參閱下面照片〉

 

 (3)競技場:以前鄉下鬥蟋蟀的場所大都就地取材,取一磚塊置於牆邊,並留下3公分左右的長條形空間,或將竹筒〈一邊留節並保留五公分左右的空間,一邊不留〉剖半,就可鬥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現在的競技場則較為考究,以壓克力、木塊為材質,前、中、後均設有活動門。

 

 

新化的蟋蟀街燈

 

1    

 

 

 

武德殿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日人為提倡武士道的尚武精神,乃於各重要市鎮廣設武道館,作為修練柔道、劍道及每年舉辦演武大會的場所。希望發揮武術道德,在全台興建許多武道場,供日裔軍警和民眾練武強身,名為武德殿。

新化武德殿位於武安里中正路與和平街交叉口舊消防隊旁,是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劍道、柔道訓練場所,面積87坪,為半木磚造的建築風格,三層的屋簷設計,很有唐朝宮殿的感覺。光復後變成宿舍,附近有部分宿舍已遭拆除,成為新化警分局停車場。武德館外觀看起來老舊,但內部結構還不錯,尤其木造的地板,木板還很堅固耐用。

建築物的宏偉氣勢,有待設法整修,再現其生命力。到武德殿,雖然沒有供人玩樂的設施,但他的外觀卻有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的價值。完善規劃充實該殿的內容和功能,結合街役場、武德館兩棟日據時代建築物,剛好在新化老街的頭、尾,加上楊逵文學館,將塑造一個多樣的、親近平易的「新化老街文化園區」,呈現新化的人文和自然文化色彩。
建築年份:1924年/2006年6月登錄為台南縣歷史建築。/住址:台南市新化區東榮里和平街53號

 

1  

 

新化街役場

日據時期新化鎮名「大目降里」,1920年台南州新化郡成立,以大目降為郡役所所在地,改稱「新化街」。1934年(民國23年)因當時辦公室「杉仔厝」不敷使用,遂由當時街長「梁道」先生慷慨捐地,興建「新化街役場」(即當時行政中心)。光復後改制為「新化鎮公所」,為新化老街中正路上的歷史性地標建築。

新化街役場建築形式為仿歐洲晚期文藝復興戲院式樣,屋身表面建材以洗石子為主搭配窯燒十三溝面磚,與台灣大學校舍建築採用相同材料,巧妙結合西方建築式樣與本土建築意匠,工藝精巧又不失莊嚴,為彰化以南唯一僅存之街役場建築物。其中尤以入口圓弧形門廊設計,突破一般日據時期公共建築物的做法,充分展現文藝後期建築 的靈活特質,突顯本建築的藝術特色,提昇了保存的珍貴價值。

因2000年該址興建地下停車場,在民間與政府的努力下,決定保存建築物,遂將重達600公噸之歷史建築移至相距500公尺處暫時安置,待2002年地下停車場工程完工後再移回,
遷移過程舉辦「乾坤大娜移」活動,
精采延續老建築之生命;如今本歷史建築委外經營,成為來到新化之遊客必造訪之景點。
住址: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500號/建築年份:1934年/2002年11月18日登錄歷史建築

 

 1  

 

 

 

 

楊逵文學紀念館(免費參觀)
地址: 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488號

1  

 

 

 

新化警察局
地址: 台南市新化區中山路91號

1  

 

 

 

十 八 嬈


相傳,大目降在古代,是地理師(風水星相家)口中的「八卦蜘蛛穴」,這個八卦穴中軸是在原農會前十字路口處,從這裡向八個方向輻射出八條路線;往台南、關廟、玉井、新市等四條是主線,往大灣、唪口、虎頭埤、礁坑等四條是副線有這樣完整的輻射狀路線,是地理師所公認的「八卦好穴」好地方。

除了「八卦」之說外,又有「七星墜地」之說,兩相結合,使大目降成為風調雨順、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七星」是指鎮內街面有七座寺廟而言,這七座是指:武安宮、北極殿、護安宮、太子廟、觀音廟、清水寺和朝天宮。由於七星和八卦相結合,對地方而言是福氣,唯亦有一害,那就是有「蜘蛛精」會作怪。

聽立說每年在農曆新年過後,大目降婦女都像中了邪一般,不做家事,放蕩浪漫,眾人皆束手無策,只好求助於神明,經媽祖顯靈指點,必須請出七星眾神遊街,配合善男信女掃除蜘蛛精,方克有效。

 

於是乎從元宵起,大家手持火把,請出神明,鑼鼓喧天,遊遍大街,把蜘蛛網清除乾淨,蜘蛛精也不見了,這才恢復往日的平靜日子。
由於有這樣的傳說,而演變成大目降人要作「十八嬈」活動,相沿成習,只是後來把迎神賽會改在白天進行。


「十八嬈」多年不辦了,最近的二次,一是在五十九年,一是在八十四年,整個活動連續三、四天,包括施食普渡、高僧誦經、藝陣表演、神明繞境、花車遊行等,結合傳統與現代,顯得多采多姿,喜氣洋洋。

 

 1  

 

民間信仰
(一)降內七廟(新化七角頭廟)

1、武安宮
奉祀的主神為「張巡大使爺」,唐肅宗就「武盡成仁」「安史之亂」封為「武安尊王」。張巡大使爺農曆三月二十五日聖誕,祝壽時用七龜王祝壽犒將;許遠二使爺農曆七月二十五聖誕,只有祝壽;南齋雲三使爺農曆十一月二十五日聖誕,主要是過七星橋有七個香爐前後有ㄧ副生的牲禮ㄧ副熟的牲禮在橋頭和橋尾。

2、北極殿
主祀玄天上帝,ㄧ般稱之為「上帝公」「上帝爺」「上帝爺公」。道教眼中的上帝爺公其形象為足踏龜蛇、右手執劍、左手印訣;佛教則稱之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開心尊者是屠宰業的守護神自然崇拜者則認為是北極星的化身。配祀有龜聖公蛇聖公傳說是玄天上帝破腹所棄的臟腑,在地上化為龜蛇危害百姓於是玄天上帝下凡收回。原址在新化國中現遷建於此。

3、天壇護安宮
本廟護國尊王是明末鄭成功來台時,謝姓部將自福建漳州府龍溪縣所迎奉至新化營盤後安座,歷傳由爐主輪值其宅奉拜,依《台灣縣志》記載,王公廟在康熙時期已創建於現址。道光六年(1826)信徒集資創建較大的廟宇。

4、太子宮
又稱「頂保廟」,依廟中石香爐所記,本廟創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本廟現存有「倪公修埤碑記」(倪象愷)

5、觀音亭
開基廟建於清乾隆元年(1735),是由觀音里中央里竹林里部分居民所供奉。廟中主神為觀音佛祖配祀有四大金剛:

毛禮清-寶劍-風

毛禮宏-琵琶-調

毛禮壽-傘蓋-雨

毛禮海-索蛇-順

廟中有嘉慶二十年的香爐。本廟有三個例祭日:農曆二月十九-觀音生;農曆六月十九-出道日;農曆九月十九-得道日,觀音里在這天最熱鬧。

6、清水寺
又名「祖師公廟」。陳昭應河南開封人,北宋時移居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清水巖。元末,子孫追隨朱元璋,滅元,明太祖勒封建廟,奉祀清水祖師。安溪人多奉祀清水祖師。鄭成功來台時,安溪人跟隨頗眾,居於大穆降後,於農曆五月二十六日在清水祖師廟址安奉祖師稱為「祖師公廟」,於是以此日為祖師聖誕(ㄧ般在元月六日)

清水寺附近有王姓聚落其中有一位新化的大文豪王則修先生,做了許多對聯例如:清磐紅魚自昔經聲喧古剎

水流花放迄今香火庇斯民

祖德重光萬古靈威長赫濯

師恩浩大千朵香火永氤氳

7、朝天宮
是新化街內八個里的共有公廟,又稱「媽祖宮」。其創建年代說法不ㄧ,有人認為是創建於康熙五年(1666)於洋仔港ㄧ帶,有天上聖母雕像為證;學者多認為是創建於嘉慶十二年(1807),位於中正路老街的起點雙鏈街鬧市中心;根據《台灣省台南市寺廟大觀》記載:創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

 

(二)保生大帝廟

新化洋仔保生大帝廟是新化最早的廟宇洋仔港是新化最早開發的地方先民在此登岸戮力開墾始有今日的新化。俗稱「大道公組」故又稱大道公廟廟中有一尊觀音像刻有「明萬曆丙辰年弟子蔡保禎恭造」(1611)。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台南市文獻會鑑定此廟應建於1624年。原本列為二級古蹟後因六十三年的重建而被除名。保生大帝原名吳本,生前行醫,為泉州人所供俸。

(三)降外各廟宇

1、山仔腳朝天宮
位於山腳里原建於康熙五十年(1711),光緒三十年(1904)重建。據說廟前的石獅會排出水來,即俗稱的石獅尿尿。

2、清水宮
位於那拔林社區中,主祀清水祖師,與清水里中的清水祖師相同,創建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

3、天后宮
位於知義里社區中主祀天上聖母廟中有光緒丁亥年十三年(1887)的「護國庇民」及昭和丙子年的「慈航福庇」匾額。

4、興媽姑娘廟
屬於鬼神信仰。民間多稱為「仙姑娘仔廟」祂供奉台灣道台的妹妹因位於大松腳所以又稱為「大松腳嘎媽角」之所以名為「嘎媽角」,聽說是威靈顯赫嘎嘎叫。清朝盜賊眾多台南到檯之妹率領依之兵馬前來討伐竟不幸喪生百姓爲感其恩惠在其殉職處建此廟以表感恩。正月十五為其祭祀的日子。

5、四王廟
位於全興里竹仔腳通往三舍甲戰備道路旁。據耆老說是建於1723年左右,為了紀念鄭克塽陳、李、鄭、高四位不願降清而自盡於此的部將。

6、三元帥廟
位於太平里郊外第一公墓旁。前清時期因為盜賊多每遇盜賊襲擊聚落時只好靠民間自衛組織來擊退。當年有陳、王、孫三位拳頭師父英勇追敵,於此處遇害民眾感念其德集資建碑紀念後在此建廟祭祀。

7、大眾爺公廟
位於協興里圓環中,原址在忠孝街旁,因為道路拓寬遷移至此。每年農曆二月七日是其祭典的日子,熱鬧非凡。

 

佛教寺院

(一)接天寺:民國24年,周圓和尚集資興建。不定期舉辦短期出家及佛學講座的培訓活動。

(二)佛顓寺

(三)佛崇寺

 

三、基督教信仰


(一)新化基督長老教會

http://win588stock.pixnet.net/blog/post/155575802
1915年李照耀提議租屋開創教會。1953年分設口埤教會,1956年設育英幼稚園,目前總信徒有872人平埔族信徒約有406人佔總人數47%。1999年教育館興建完成。

(二)新和教會

1870年五月穆貴長老借用信徒的家為今日新和教會的前身。1898年十一月於知母義購買土地興建,1918教堂遷於頂山腳,即今日山腳里五甲勢地方。

(三)口埤教會

(四)新化教會聚會所

(五)新化教會

 

四、天主教信仰

天主教聖名堂

新化天主堂位於中山路靠近中油加油站處。洪羅烈神父建於日治大正十五年(1926),為仿歐洲文藝復興式的建築物,有巴洛克風味的壁飾,三面突出的中廳格式,及西式鐘樓。

據《台南縣志》記載:光緒十八年(1892)希勒神父(Giner)來到台南傳教大目降教有獻自宅設為傳道所即今日的新化教堂。另西班牙天主教傳教史籍上稱:高熙神父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至新化傳教,設傳教所。

五、平埔族信仰

平埔族是祀壺信仰,把陶罐當聖物膜拜。湖內裝水插有香蕉葉或澤蘭,外面以紅布包裹象徵「神明在此」。公廨有大有小,有的大的像一間廟宇,也有小的像「土地公仔廟」,也有放在家中的小角落。平埔族慣用的祭品是檳榔和米酒,如果是特殊祭典,還要用將軍柱掛上花環和豬頭。也有準備填米糕當祭品的,那是用糯米煮熟擣成黏糊狀加上葡萄做成。主持祭典的稱作「尪姨」。

公廨:「公廨」是平埔族的信仰中心。依文獻的記錄,早期的公廨是土目,通事會議決斷的所在。而現今的公廨是平埔族祖靈「阿立祖」休憩的處所。如同漢人的寺廟,而與漢人的最大差異在於平埔族祀壺而不供奉神祇。至於阿立祖的稱呼有阿立母、老太祖、阿日祖等,阿立祖並無神像而是以祀壺為神體。公廨亦稱公界,也稱社寮,原為番社或公共團體之集會所,如今日之鄉鎮議會所在,故也可稱政廳。而除了舉行祭儀外,公廨在當時還是平埔族人最重要的議事、交通中心,它甚至是平埔族男性少年或單身的人借宿的場所。

目前新化地區仍有不少地方仍保留有平埔信仰的痕跡。口埤附近仍有少數平埔族住家仍保有傳統阿笠祖壺擺設,但多已受漢化影響,廳堂共祀佛道神像或祖先牌位,阿笠祖壺多置於廳堂左右兩側壁角ㄧ處。社民共祀「公廨」仍有跡可循:位於口碑國小對面的「太祖廟」即是西拉雅文化中的「公廨」,但「太祖廟」內除了祀壺(阿立祖)外,同時共同祀奉著「路頭元帥」、那吒太子,每年國曆四月間路頭元帥生日,每見燒香謝神之舉,足見漢化之深,也是其他平埔公廨所未見之情事,可謂為一大特色。另外,口埤往東至大坑尾途中加苓崁地方「竹賜壇」,右壁一角供奉三兄祀瓶,中間主祀黃天帥、王將軍;中興林場後山竹林小徑旁有一傳統建築公廨;山區中一住戶前仍建一公廨,共祀太上老君、太祖媽、王府千歲、福德正神。我們在這些信仰中看到阿立祖壺信仰的信徒對阿立祖崇拜已不再堅持外在形式,是否是位於最崇高的地位、是否祭祀符合傳統的時日、祭品均已不重要。

 

 

 

木架山自行車道交通資料:8號國道下東端終點新化交流道,轉往新化方向,入新化市區中山路,後左轉復興路,一路南行至知義派出所,這裡是知名的自行車休息站,也可詢問路況。由此開始出現木架山自行車道的蟋蟀標誌,循標誌續行可至山腳大埤,埤頂有一座三元帥廟,可作為騎乘的起迄點。

1  

 

 

新化自行車步道旅遊路線圖

 

1  

 

新化區教育機構

 

新化國小
地址:臺南市新化區中山路 173號 電話:06-5902035 傳真:06-5900700

 

正新國小
地址:台南市新化區正新路97號 電話:06-5973113 06-5986732 06-5986614
傳真:06-5973114

 

大新國小
地址:台南市712新化區太平街176號
電話:06-5982953 傳真:06-5981726

 

口碑國小
地址:台南市新化區知義里口埤88號
總機:(06)5901445 傳真:(06)5904570

 

新化國民中學(新化國中)
地址:712台南市新化區中興路722號 TEL:06-5902269

 

國立新化高級中學(新化高中)
地址:台南市新化區忠孝路2號 電話:(06)5982065

 

國立新化高級職業學校(新化高工)
地址: 712 台南市新化區信義路54號 TEL:06-5903994 FAX:06-5901045

 

國立台南啟聰學校(新化校區)
地址: 台南市新化區信義街52號
電話: 06-5900504

 

 

公共(政府)機關

 

 

中華電信台南營運處新化服務中心
地址: 台南市新化區大德路30號
電話Tel: 06-544-8055

 

 

台灣電力公司新化服務所
地址:台南市新化區東榮里復興路209號
電話:06-5901588

 

台灣自來水公司新化服務所
地址:台南市新化區中山路134-1號

 

 

台南市新化地政事務所
地址: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1160號
電話:06-5974823

 

南區國稅局新化稽徵所
地址: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588號
電話:06-5978211

 

 

米達部落格導覽:歡迎來到米達想想小園地. 讓你逛得輕鬆喔. 希望對您有幫助->

 

 或許你對下列文章有興趣:

 

 股市大觀園: 股票買賣,零股,興櫃,融資券問題,常見問題點此進入一探究竟   -->

 

 

1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