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十一年楊牧師夫婦常到蔣夫人創辦的華興育幼院參觀,感念德政為照顧軍人官兵遺孤,使其下一代子女獲得生活與接受教育的保障,楊牧師夫婦因此感念到當時的山胞生活堅苦環境與風俗習慣的不同,貧病交迫孤苦無依的兒童在本鄉尚無收容孤兒的慈善機構,楊牧師夫婦更許下志願,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有力量收養山胞失依無孤的兒童。

高雄縣六龜基督教育幼院開辦近四十年,創辦人楊煦牧師、林鳳英夫婦收容照顧原住民孤兒,不計其數,除了來自政府與民間的支持外,創辦人楊煦牧師與院長

 

林鳳英夫婦傳播的基督大愛,使整個山中小城,如沐春風。感人的故事,說也說不完。一般人一生可能只有兩三個子女,楊煦夫婦拉拔大的孩子少說也有近千人,如說楊煦有一千個孩子,沒有人敢說他們是在吹牛。

 

 

 

 

年度大事紀

首頁 > 關於育幼院 > 年度大事紀

 

民國六十七年 東溪大橋落成,勉勵楊恩典成為口足畫家
民國六十七年恩蒙 蔣總統經國先生蒞臨本院,省縣政府斥資興建水泥大橋一座,徹底解決我們對外「行」的問題。 六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先總統蔣經國就任第六任總統後第八天,再度到六龜山地育幼院巡視,快要上小學的楊恩典向「蔣爺爺」訴苦說她沒有手、不能寫字,「蔣爺爺」告訴她「可以用腳寫」,使她以堅毅不拔的決心,用腳學會平常人用手做的各項事情,更於六龜鄉學區書法比賽榮獲優勝獎狀,成為知名口足畫家。
民國六十五年 蔣總統經國先生改建水泥廣場,遇見楊恩典小妹
六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總統再度躬臨,撫慰有加發現籃球場地塵沙飛揚有礙觀瞻及衛生,手令榮工處改建為水泥廣場。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三度蒞臨,親見廣場美觀實用,至為欣喜,突遇楊恩典小妹雙臂闕失,憐恤之心油然而生,垂詢其生活情形甚詳,抱持良久不忍釋手,立令速送振興復健中心接洽,以便安裝義肢,親民愛物,無微不至如此仁政舉世罕觀。六十三年三月,天生無手的楊恩典,剛出生就被她的父母親拋棄在岡山菜市場的攤架上,媒體報導後,楊牧師夫婦把她抱回孤兒院,取名「恩典」。 
民國五十三年 克難搭草棚
民國四十四年夏浸信會神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楊牧師自願申請派偏遠山區傳道因其妻是山胞隨派至六龜基督教浸信會收養教會旋即在六龜中學兼課,此時收入頗豐,楊牧師夫妻經常前往山地鄉傳道,如發現山胞生活困苦或失依孤兒即自動徵求其親友同意,帶回家中撫養隨著日子流逝數年後達收養孤兒至二十四名之多。 
民國五十三年因家中無法容納於是在六龜鄉興龍村大苦苓找到一塊荒地即現址,由教會兄姊親自動手搭建一克難草棚,並以克難方式經營,至今日收養失依孤兒達壹百多名。
民國四十一年 開始收養孤兒
創辦伊索育幼院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衡諸財力、物力、人力,在不是少數人的能力所能及的於是靠信心而為,把構想化為實際行動,四十一年底在家中開始收養第一個啞巴孤兒名叫林路得並保送他讀省立台北盲啞學校。
民國四十一年 創辦動機與目的
楊牧師參加陽明山嶺頭浸信會神學院夏令營時常到蔣夫人創辦的華興育幼院參觀,感念德政為照顧軍人官兵遺孤,使其下一代子女獲得生活與教育的保障,楊牧師夫婦因此感念到當時的山胞生活堅苦環境與風俗習慣的不同,貧病交迫孤苦無依的兒童在本鄉尚無收容孤兒的慈善機構,楊牧師夫婦更許下志願,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有力量收養山胞失依無孤的兒童給予生活教育醫藥及輔導就業之機會也為山胞孤兒謀求養育福利。

 

那雙看不見的手......六龜育幼院

 

 

 

訊息澄清:院內物資暫時夠用了

 

您好!

 

近來,又有一些對本院最近情況尚不熟悉的善心人士,為了心想幫助孩子們,看到了一則網路訊息,就開始幫忙轉PO,如此愛心出發點,本院仍要表達感謝之意。 其實,那是去年六月間,就已經有的 ”愛的錯誤訊息”「院內只有1位老師照顧82名孩子,急需各項物資…。」

 

也因為這篇訊息,許多物資透過各地愛心人士紛紛送來,很快的也滿足了我們的需求。在短期間,本院物資暫不短缺,不只不缺,還經常可將多出來的物資,轉送給鄰近或山區更需要的人。在本院創辦人楊老牧師夫婦,向來以 ”夠用就好 ”的樸實理念,及物盡其用的環保生活態度,輔導教育下一代。 若最近仍有人想將物資送來,不妨可以試試您們週遭鄰近的弱勢團體或社會福利機構,也許他們就正也是需要的人,以使社會資源得以平均分配。

 

本院同工們在這一段期間,想盡了許多的方法,希望大家不要再轉PO這篇訊息,「1位老師照顧82位孩子」,依據現有法令兒少安置機構設置標準,是不合規定的。這篇訊息,不只讓我們院內同工接電話解釋,接到手軟,也給社福主責單位頻添了許多麻煩,很感抱歉。所以,謹此拜託,請大家告訴大家,不要再轉PO此項訊息了。也再一次地感謝大家持續的關心與支持,願 神大大賜福予您們。

山地育幼院 院長 楊子江  敬啟102.1.30

資料來源: http://www.cmchtw.org.tw/_ch/news_detal.php?p=6

 

 資料來源: http://www.cmchtw.org.tw/_ch/donation.php

1

  

楊恩典自傳

民國 63 年,我的出生沒有暖暖的被窩,舒服的小床,更少了關愛的家人及母親的懷抱。

裹著破舊的被褥,漆黑的夜晚被棄置在市場肉攤上,陪伴我的只有蚊子及漫漫長夜。

當第一個路過的人打開布包,發現了我除了不同長短的雙腳之外,更少了兩條手臂,

彷彿少掉的人生希望,也說明了我臍帶未乾就遭遺棄的原因。

 

滯留派出所的三天,許多前來詢問的人及育幼機構,都因為我那奇特的外表,有著

「這小孩,能不能活過明天?」的疑慮而打消念頭。還有醫院打算在無人領養我,

孱弱的生命結束時,解剖、研究我,甚至做成標本供人參觀。

 

幸運的我卻因六龜山地育幼院院長夫婦的收養,從此改變了我的命運,更培育成就今天的

我──國際口足畫家「楊恩典」。我的右腳天生畸形,腳底板幾乎沒有彎曲的角度,因此腳

底板無法平踩地面,加上少了兩條胳臂,平衡感較差,學走路時總比別人費功夫,必須像

學芭蕾舞踮著腳尖,將自己身體貼著牆,以牆面為依靠,慢慢踏出一步又一步,如同往後

人生的每一步,總比別人多辛苦。三歲之前的我像個牛皮糖般,只會黏著媽媽(院長林鳳英女士)。

 

有一天,蔣總統經國先生來到院裡,我居然天真的炫耀著我的特徵「沒有手」,慈祥的蔣爺爺

告訴我說:「雖然沒有手,但你還有腳,一樣可以做很多事。」。這句話改變了我對腳的看法

,更使我成為媒體矚目的焦點。我開始學習用腳吃飯、洗臉、刷牙、寫字,利用彈鋼琴來訓

練腳趾的力道及靈活度。別人簡單就能學會的生活瑣事,我郤得花費更多時間、心思才能完成。

這也培養了我更好的耐性,成為日後學習繪畫的基礎。 

 

因為習慣使用左腳處理事務,長期下來使我的脊椎嚴重側彎,右腳也開始萎縮。十三歲那年

,在蔣爺爺的幫助下,赴台北振興醫院作脊椎矯正手術。這個手術是在額頭及後腦開四個洞,

以鐵箍固定,上面吊上三十磅重的沙包。左右膝蓋上各打兩個洞,以鋼釘穿過固定大腿骨,

然後各綁上十五磅重的沙包。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每天忍受無止盡的折磨。那種由骨頭深處

引發出的酸、麻、痛,加上全身都不能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蚊子咬,也不能搔癢,流汗時

也無法擦拭。此時的我完全能夠體會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的痛苦。 

 

在醫院的日子裡,身上疼痛外,看著同病房的室友都有家人在旁的協助,而我的媽媽郤只能

一個月來個一兩次看我,非常渴望媽媽能日夜陪伴我身旁,但我又怎能自私的提出請求,因

為我的媽媽同樣也是一百多個小孩的媽媽啊! 隨著年齡增長,我開始考慮將來的出路。別的小

孩長大後,可以到工廠工作,到公司上班,以我的條件能做什麼呢?那時我想起小時候,

為了訓練腳的力量,用心學習書法,加上自幼就愛拿著畫筆塗鴉,爸、媽見我對繪畫有著濃

厚的興趣,便鼓勵我學畫。 

 

十八歲,為了學習畫畫必須隻身前往台北。身旁少了爸媽的保護,這對從小在鄉下成長的我

而言;內心更是徬徨。獨自面對陌生的台北生活,困難也重重,台北的車子很多,每次過馬

路對我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由於怕跌倒,所以我走路的速度很慢,每次過馬路只走了一半

,綠燈就變紅燈,站在馬路中央,看著來往車輛穿梭,耳邊盡是車子呼嘯而過的聲音。

支持我撐下去的,是爸爸媽媽對我的鼓勵,及我對自己的承諾──「畫朵牡丹送給爸爸」

。面對學畫第一個考驗先是要用腳拿錢給司機,接著到了老師家門發現門鈴較高,我運用

嘴咬著筆按到門鈴,也能克服先天障礙。在進入老師家後,看到老師用右手作畫,而我是用左

腳。除了比別人更用心以外,我必須靠著意志力努力自我訓練,克服作畫方向的問題。

 

1991 年,受推薦加入國際口足畫藝協會,此後除了應各屆邀請作畫外,也常受邀以我成長

的故事演講、見證生命的美好。我常藉由演講的時候,鼓勵青年學子,甚至鼓勵受刑人我

常說:「相信你能成功,你便能成功」,只要不畏艱難、不放棄,沒有難成的事。希望我

的故事能讓人有所啟發,而對生命有新的認知。 

 

2002 年的秋天,克服男方家的反對與無數難題,在雙方家人的祝福聲中,我和相識十八個月

的男友締結連理。婚後先生伴著我,赴國內外演講、義賣畫作,回饋我成長的家

『六龜山地育幼院』。 同時我也為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協助,我秉持著「當年我也

曾接受過別人的幫助」的心態,更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幫身心障礙團體代言走秀、募款

,藉以鼓勵身心障礙朋友,走出陰霾,光明面對人生。 

 

一出生就沒有雙手,所以我無從感受有手和沒手的分別,而親生父母對我始終是個問號。

小時候很多人常圍繞著我,好奇地研究我和他們的不同,拉扯著我的袖子,不斷詢問我

如何吃飯、如何穿衣,一度我曾經害怕面對人群,也逃避自己的問題。隨著年歲增長,

在家人及朋友的開導下,漸漸了解到,如果自己都無法面對自身的問題,如何能平靜看

待別人對我的目光?我試著走進人群,我發現在這些好奇的背後,有更多的感動,也尋找到

隱藏在人心深處的善良,這是人世間的美好,也嘗試用我的畫筆描繪出它的輪廓。 

 

畫過十數個寒暑,終於了解單用畫筆,也許無法繪出我要的美好,用心去體會生命的價

值,才能感受幸福的面貌。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幫助週遭的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藉以

鼓勵身心障礙朋友,走出陰霾迎向陽光。 

 

為人母的我在生產後,將豐沛的乳汁捐給重症嬰兒,獲得其他愛心媽媽的響應,一起幫助

需要幫助的孩子們。能夠有機會、有能力幫助人真的讓我很開心,相信如果每個人心中有愛

,社會就會更溫暖。 

 

自 2000 年起,在七年中,我從一個少女,轉變成幸福的少婦。我以口述出版了兩本書

「擁抱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那雙看不見的手」將版稅及畫作義賣所得捐給了培育我的

六龜山地育幼院,讓育幼院能夠照顧和我一樣失去父母翼護的小孩,給他們良好的教育環境。

感謝上帝透過祂那雙看不見的手,讓我得到許多陌生人溫暖的關心,他們的幫助造就了今

天的楊恩典。如今我也將用我看不見的手,擔任愛的播種者,影響周遭的人,熱愛生命,

珍惜生命。 

雖然我沒有雙手可以擁抱這世界,但仍然可以用心擁抱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資料來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wmfw5JKQuw

 

 


楊恩典~用心擁抱愛情
發布日期: 2004-03-22 18:21 貢獻者: 筱晶

楊恩典、陳信義結婚的消息出現在報紙一個小小角落。

楊恩典的臉有點熟悉,但又顯陌生,似乎要往記憶深處裡搜。因為記得的臉,是她三歲時,
被前總統蔣經國抱起的樣子,而現在這張臉帶著成熟自信,讓人陡然一驚,原來她已經那麼
大了呀,更令人驚訝的是,她結婚了。

隨著台灣社會的快速變動,媒體上出現更多衝撞的不平,更多澆薄的人物,媒體漸漸忘記她
,但她沒有忘記長大,沒有忘記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原來她28歲,腳上套上結婚戒指,走向
人生另一個階段。

新聞的背後

楊恩典從小到大的生活點滴、成長過程,一直是媒體上常見的勵志教材,她的故事是台灣人
的共同記憶,但在新聞背後,依舊有她自己的生命拼圖。

自從蔣經國抱她的相片被廣為刊登之後,遊客開始把六龜育幼院當做旅遊景點,
而她就是那隻「無尾熊」。歐巴桑常常圍著她問東問西,有時候也會碰碰她,甚至會掀開她
的衣服,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沒有手,她對這樣的探訪感到不自在,也開始會逃避人群。

長大之後,每逢週日,她都會在育幼院的涼亭作畫,當場義賣作品,曾經遇到有人看到義賣
兩字,丟了50元抱了畫就走;也有人要求將他和他老婆一起入畫。
她知道她所受的關愛,是因為她不同於一般人,她曾祈禱自己能像平凡人一樣,不要受到那
麼多的關注。
她常問自己,「為什麼我來到這世界上?我的任務是什麼?」
但她也知道,上帝讓她遇到育幼院牧師、牧師娘,讓她在愛裡從不缺乏,名氣也讓她結交安
慰及鼓勵她的朋友,讓她感受到世界有那麼多的溫暖。

她漸漸走出封閉的心窗,將別人播下的愛的種子,持續接力。她終於找到她的天命,就是見
證上帝的愛,讓世人珍惜所擁有的,感激所得到的。

成為她的手

再一次成為新聞人物,是恩典完成了終身大事。這樁婚事有人擔憂,有人好奇,也有人感慨
,但對恩典而言,「一生果效,是由心出發,」只要心存善念,就沒有懼怕。

在遇到新婚夫婿陳信義之前,恩典不是沒有交過男朋友,其中也不乏對恩典好的,但只要一
遇到家裡的阻攔,那些男性就會退縮。暗夜裡,恩典問自己、也問上帝,「難道我不配擁有
一個婚姻嗎?為什麼不給我一個機會?」

這回手機帶來良緣。一通撥錯的電話讓恩典和未來夫婿講了5個小時,很多人以為這是羅曼史
小說情節,他們一「說」鍾情。

她說「怎麼可能?」他們不但交往一年多,其間楊恩典更不忘觀察他,有沒有可能就是那個
對的人。
她記得第一次約會,他開著老舊的箱型車到六龜來,恩典心裡想「怎麼會有人開那種車來約會
呀?」那天恩典的電話特別多,他從早上等到中午,可是恩典還想去洗個頭。

等他們坐下來吃午餐,陳信義並無任何不耐,反而主動餵她吃飯、幫她擦汗,無視別人的眼光
,一向老實的陳信義那天竟對恩典說:「我想照顧妳一輩子。」

這一切都是自自然然,那一天,恩典覺得他可能成為自己的手。

照顧一輩子

但恩典也怕,也怕受到傷害,對婚姻更沒把握。面對陳信義求婚時,
恩典說:「等我們中樂透再說,」陳信義說:你不買、我也不買,我們哪一天才會中?

讓恩典下定決心的那一晚,是他倆發生一點爭執後,陳信義說:「不管你怎樣,我都會照顧你,
因為我答應你媽媽了。」

原來之前,陳信義和牧師娘楊媽媽聊天,楊媽媽憂心恩典的未來,講一講就哭了,陳信義在楊
媽媽面前,立下一生的保證。恩典終於明白陳信義要照顧她一輩子的誓言,是「千真萬確」,
不是對她的憐憫。

而新郎官陳信義在上公視身心障礙節目時,表明「我只有一個念頭,要愛到底、衝到底。婚姻就
像坐火車,就算不能從高雄直接到台北,我們也可以從高雄坐到台中,再到台北。」

多說無益、行動證明

當他們決心要面對婚姻,的確困難重重。

他們第一次到陳家,陳信義爸媽直接表明,交往可以,結婚談都不必談。

恩典知道他們擔心的都有理,他們擔心恩典怎麼能承擔三餐、家事、經濟、小孩?但他們決心用
方法克服,陳信義說:「多說無益,做給他們看。」

恩典證明自己可以照顧自己。

之前到陳家,恩典待在三樓陳信義的房間,陳媽媽考量恩典沒有手,端了飯菜到三樓給她吃。恩
典卻在吃完後,把碗洗好,拿下樓,恩典說從那一天起,她感覺,陳媽媽不再把她當客人,而
「當一個女人看」。

恩典也展現做一個太太的決心。她幫陳信義洗衣服,也學著用腳做菜,她荷包蛋還是煎得很醜,
但她相信,會愈來愈好。

陳信義對父母說,恩典努力學著做一個好太太,這跟一般的媳婦有什麼差別?「心理健康比身體
健康更重要。」

雖然很難說服父母,但從買新房到選家具,他們都邀陳家父母共同參與,讓父母了解他們共結
連理的決心。

婚禮的眼淚

婚禮那天,只有一桌賓客,只有雙方父母到場,恩典不敢相信,公公婆婆終於接受了她,
到場祝福。

楊媽媽致詞時留著淚說,恩典小時候很難帶,常常生病發燒,有一次到醫院看病,中午時間沒人
理睬,楊媽媽下跪都請不到醫生來,後來楊媽媽只好祭出恩典是蔣總統抱過的小孩,如果死了
,誰能承擔,才找來醫生。

往事歷歷,雖然恩典是她收養的孤女,卻是她的心頭的那塊肉,她想讓陳家人知道恩典的珍貴。

陳媽媽感受到同為母親的不捨,也擦著淚祝福他們,要新人學著忍讓。

問恩典不嚮往風風光光的婚禮嗎?她回答:「不嚮往,婚後幸福最重要,」那幸福是什麼?
她說:「幸福就是平凡,」後來他們連結婚照都沒拍,蜜月只去了墾丁兩天,就趕回來為新房監工。

婚姻是生活,柴米油鹽、瑣瑣凡情,平凡中卻見那顆珍貴的真心。

平凡的幸福

問她如何找到好老公?
她羞澀地說:「沒有啦,那是上帝給我的,但要付出好多好多的心哦!」
看來單純,但生命就是如此。我們擁有太多,得來都認為理所當然,反而被所擁有的綑綁,看不清要的是什麼。
恩典因為缺少,反而一心一意,珍視所得到,勇敢擁抱所愛。
婚姻從來不會是萬里無雲,每一對新婚夫妻都要共負一軛,共同面對婚姻的風雨與陽光。

精采原文在這裡>> 楊恩典~用心擁抱愛情 - 溫馨勵志文章 - 優仕網共產檔 http://share.youthwant.com.tw/D31007375.html
資料來源: http://share.youthwant.com.tw/D31007375.html

 

 

 

 

 

 

奇異恩典~楊恩典 陳信義  上傳日期:2008-08-26

 

從一個被丟在豬肉攤上的殘肢棄嬰,到成為知名的口足畫家,這位從小在鎂光燈下長大的無­臂女孩-楊恩典,在愛中勇敢的面對和學習生命必經的每一個過程,雖然她的每一步路,都­走得比別人更辛苦漫長,但正如她的"名字"所訴說的,恩典和奇遇不斷出現在她的人生路­徑中。她帶著真愛乘著勇氣,找尋到自己的出路,透過殘缺的身體,見證了有雙看不見的手­,一路引領看顧,幫助她實現夢想,用她的生命擁抱世界...

資料來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wmfw5JKQuw

 

 

 

星光二班的小公主─梁文音,有如天籟般的美妙嗓音,從歌唱選秀比賽中一舉成名的她,一­出道就受到各界的矚目。梁文音是一個從小愛唱歌的原住民女孩,對音樂充滿熱情,然而,­在她動聽的歌聲背後,其實藏著一段令人動容的過往;原本有著暢快音符的童年幸福時光,­竟在她十歲那一年變了調。最疼愛她的父親因為工作意外而身亡,留下姊弟三人相依為命;­而母親長年酗酒,美滿的家庭完全走樣,也讓梁文音就此進入六龜山地育幼院生活,在育幼­院的天空下成長。家庭的巨變,不僅讓她經歷得比別人多一些,也造就了她今日的獨立與成­熟;一路走到現在,梁文音為了實現理想而不顧一切,如願站上夢寐以求的舞台,從她的歌­聲中,不僅聽得出她的堅持,更聽見屬於她最真實的感動。

 

 

 

 

那雙看不見的手 by 台灣六龜山地育幼院

 

雖不見你,觸不到你,但是我知你正在對我低語;
哦!主耶穌,哦!主耶穌,我深知道你一直就在這裡。
是你的手,釘痕的手,重新撫慰我那破碎的心田;
是你聲音,溫柔話語,再度填滿我心靈中的饑渴。

 

 

 

 

 

 

 

 

 

 

 

 

前往博客來書店

 

 

 

米達部落格導覽:歡迎來到米達想想小園地. 點此讓你逛得輕鬆喔. 希望對您有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達 的頭像
    米達

    米達想想(生活大小事)

    米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